。”罗三道,这等于是主动把利息提到了每月二斗小米了。“你要不答应,这粮我不借了。”
李逸很无奈,只好先应下。他知道罗三不借他的,明天就无米下锅,还得去找郭二借或是碾湾的王里正家借,但利息却要高的多,起码是借一还二。
那头牛,罗三让李逸就留在这边,让狗剩和石头兄弟俩帮忙放,反正两兄弟年纪小,又不读书又干不了什么活,如今也不是农忙时节。
兰香则主动提出帮李逸照看两只鸭子。
“无逸,我有事来问你。”三娘道。
罗三娘家本是个大家庭,她父亲做豆腐卖了半辈子,勤俭节约,娶妻成家,这辈子生了九个孩子,夭折了三个,还养活了六个,三儿三女。
三个儿子也都娶妻成家生儿育女,两个大的女儿也早出嫁了。
本来一家人佃租田地,平时又做豆腐卖,日子还算过的去,可隋乱以来,日子就艰难了,二儿子和三儿子一个月前都被征丁役走了,就留大儿子在家。
可前段时间垮崖,大儿子夫妻俩和三个儿女的窑洞垮了,五口人全死了。
罗二的妻子眼睛都差点哭瞎了,一病不起。
“我二哥和三哥朝廷征召去做役,说好是二十天役期,可现在都离家一个月了都没回来,到底是什么情况?”
父亲年迈,母亲病重,大哥一房又都没了,如今家里就她和两个嫂子在支撑着家里,为了料理大哥一家的后事,家里积蓄也花光了,
如今豆腐生意又不好做,几个女人又要养蚕纺织又要做豆腐,还要顾着田里,家里都盼着两个顶梁柱能早点回来。
这个事自然是要来问村长。
上次派役是前村长派的,可如今李逸是新村长了。
罗三在旁边道,“柱子他们是五月初一去的,这一晃都一个月了。官府征丁的时候说是二十天,你帮忙问问情况。”
朝廷的丁役,是每个满二十一岁,六十岁以下的男丁,一年要为朝廷免费服正役二十天,若是充地方杂役,则是四十天。
凡课户课丁,都要服役,只有年满五十,才可免役收庸,折每天纳绢三尺为庸。
李逸以前是个道士,当然不太懂这些赋役的东西,便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