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我在外贸局做翻译 > 第160章 大手笔(2/8)
双方不会再刻意回避。

    对于能否把火车开到轮船上的问题,不只是在场记者们的疑惑,就连李华麟也有这种疑惑。

    新闻发布会开始,他与业务科的几名同事就来到发布会现场,但是没有资格走到讲台上落座,只能与其他省份的同志一样,站在会场两侧。

    既是维护会场秩序,也是随时可以上台发表演讲的骨干成员。

    来河市之初,李华麟就很疑惑一件问题,中苏双方在河市和布拉格为申斯克的唯一通行方式,只有水路运输。

    但自打六十年代中苏关系进入寒冰,两市口岸早就封闭了,现在更有军队驻扎,遥遥相望,别说恢复轮渡了,就连偶尔有小渔船路过,都要被几千双眼睛盯着。

    在只有火车可供选择的年代,三省访问团最合适的进苏方式,就是从帝都去满洲里,然后一头扎入苏联腹地,这也是唯一的火车路径。

    可偏偏,省铁路局给访问团改装了豪华的车厢,访问团还拉着四十多火车皮的货物,来到了河市。

    如果说特殊期间,中苏双方临时打开口岸,偶尔通行一次也可以,火车上的物资可以通过轮渡运到布拉格维申斯克,这种理由勉强说得通。

    那改装的火车车厢呢,就丢在河市吗,然后让大部队都坐轮渡去布拉格维申斯克吗,这种做法是不是有些脱裤子放屁?!

    前往河市的期间,李华麟曾跟江省外贸局的同事,还有苏国的卡捷琳娜几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但他们都不清楚两国这么做的意义。

    倒是罗曼诺夫,似乎知道某些真相,对于李华麟的问询只是浅浅一笑,留下一句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的悬念。

    此刻,李华麟站在会议室侧面,正拿着笔记本记录会议的访谈细节,见真理报的记者再次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也不由看向讲台处的“领导们。”

    对于厅内众多记者们的疑惑,河市的市长扶正军绿色呢子帽檐,只是淡淡一笑,与身边的三省领队,进出口总局的督导员,还有苏国的领队对视了一眼,

    遂指着后悬挂的  深挖洞,广积粮  标语旁,不知何时挂上的中苏双语横幅,故意拖长了尾音:“诸位”

    后拍了拍身边的牛皮纸文件袋,震得玻璃杯里的胖大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