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临的字画在城南书局挂售的第三个月,终于有人出高价求购。
“谢先生,您这幅《寒梅图》被礼部侍郎家的千金预定了。”
书局掌柜搓着手,满脸堆笑,“她出价五十两,还说想请您题首诗。”
谢临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礼部侍郎?”
掌柜的压低声音:“正是。听说她家正君酷爱书画,特意托人来寻您的墨宝。”
谢临垂眸,笔尖在砚台边轻轻刮过,唇角浮起一丝极淡的讽意。
昔日对他避之不及的权贵,如今倒来求他的字画了。
他蘸墨挥毫,在画卷空白处题下一行小楷。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落款时,他笔锋一转,写下“临风”二字,而非从前惯用的“谢氏临”。
他不再是谢家的附庸。
他只是谢临。
……
白昭最近很头疼。
“昭丫头,你都二十有三了!”
刑部老尚书拍着桌子,花白胡子一翘一翘。
“别人像你这般年纪,后院都纳了三四个侍君了!”
白昭低头扒饭,假装没听见。
老尚书不依不饶:“就算不娶正夫,总该收个通房吧?你瞧瞧你,整日泡在刑部,连件像样的衣裳都不穿!”
白昭咽下最后一口饭,笑眯眯地递上茶:“老师,您喝茶。”
“少打岔!”老尚书瞪眼,“下月初八是黄道吉日,我给你相看了几家公子……”
“学生最近在查漕运案的余党。”白昭突然正色,“实在无心家事。”
老尚书气得胡子直抖:“查案查案!你是刑部主事,不是庙里的姑子!”
白昭装模作样地叹气:“老师,您知道的,我这人粗手粗脚,哪家公子受得了?”
“放屁!”老尚书拍案而起,“城南书局的谢临,不就被你养的极好!”
白昭一口茶喷了出来。
这都哪跟哪啊!
……
谢临最近常去城西的瓦舍听戏。
不是从前贵族公子们追捧的雅乐,而是市井百姓爱看的俚俗戏文——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