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111章 宋仁宗(4)(2/3)
,“知州”,还有“军监”。】

    【“知州”是一级地方长官,“通判”名义上是知州副手,但实际上是监察作用,“知州”管民政,“军监”管军政,但无论他们俩弄了什么政策,通判不点头就无法落地,公文也要知州跟通判两处签章才生效。】

    【而知州跟军监有什么小动作,通判也可以一纸奏章直达天听,重要州府的通判一般都是皇帝亲自任命。这就导致虽然明面上看,知州官阶比通判高,但两个官员又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

    【这就是北宋官员体系的冰山一角,地方官都讲究个监察制衡,更别说是都城里的天子近臣跟京官。在这样的思想下就会产生很多制衡作用的官员,其实很多事若是论办公效率,一个官员完全可以解决,但考虑要制衡官员,就把权力分了又分,导致冗官。】

    这话引起了那些帝王将相跟为官者更深层次思考,是啊,冗官的确是会导致多花钱跟行政效率低,但也像这一段说的一样,可以制衡官员,不让官员一人独大。

    【第二“冗”,是“冗兵”。大家可能会说,刚不是还说重文轻武嘛,怎么还能冗兵呢?这个也不冲突。】

    【首先,两宋边关压力很大,两宋加一起都没有拿回燕云十六州,这就导致宋朝没有稳固的边防,再加上金国辽国的压迫,哪怕重文轻武,这种压力也没法忽视,所以边关屯兵什么的是少不了的。】

    【其次,宋朝的军队制度也很不一样,宋朝为了防止将军元帅等军队将领们与普通士兵建立深厚情谊进而威胁统治,采用了流动性很大的“更戊法”。】

    【在这种法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将领这一阵子带的兵是这一万人,过一阵子就换成了另外的一万人,而士兵跟将领一换就要重新熟悉,刚熟悉点又换了,长久下去后就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军队战斗力就不高。】

    【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导致文人集团也能参与军事,本来呢,将不知兵就导致军队战斗力上不去,文人还限制了将领的权力,战斗力就更上不去。】

    【这样就导致了恶性事件,边关压力这么大,军队战斗力又上不去,那怎么办?多招兵呗,这么一来兵就更多了,大家也都知道,士兵也要吃饭,兵多了那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