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打的主意是,我放出你们的皇帝来叫门,你们看是开还是不开?不开,那你就是不忠君爱国,开,那你就等着我瓦剌攻进城里。】
“这朱祁镇真是,都已经这样了,为什么不一死了之?他要是真一死了之了,我还敬他有几分骨气。”
“皇帝当成他这个样子,也是亘古未有。”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大明,数十万大军跟很多官员都在土木堡之变被杀,连带皇帝也被俘虏了,朝中剩下的大臣们那么办呢?】
【首先,这么大的事,直接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无论是多有权势的大臣,都不能拍板决定,无论怎么处理,最终拍板决定的只能是皇帝。】
【然而此时此刻皇帝朱祁镇被俘,没办法,只好另立新君了,大臣们选择了朱瞻基的另一位儿子朱祁钰上位。】
【朱祁钰临危受命,承担起收拾烂摊子的职责。】
朱家的几个帝王现在不想管是谁继承皇位,只想知道这事的后续。大明此刻可是风雨飘摇啊。
【皇帝有了,大臣们就开始各自论述自己的想法,有大臣主张放弃北京,南迁避祸,也有人说北京是大明的都城,大明的根基,再艰难也要守住北京。】
【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不断。】
“放弃北京?他们在想什么?北京守不住,他们难道指望南迁以后就能守住了?”朱棣气不打一处来。
【就在这时,于谦于少保站了出来,他怒斥那些主张南迁避祸的人,说“主张南迁者,可斩!”还举了宋朝时南宋的例子来证明,南迁避祸根本不可取。】
“?”赵匡胤一脑袋问号,本来他吃老朱家的瓜吃的好好的,突然就被波及了可还行?
朱棣开心了,于谦说的对,南迁根本不可取,他早就看于谦是个可用的人才,没想到啊,他还能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于谦一番话成功说服了朱祁钰跟大臣们,最终大家拍板决定不能南迁避祸,再艰难也要守北京。于谦也从这时开始,策划“北京保卫战”。】
【首先,他稳定朝里大臣跟士兵的军心,他明白,要打仗,首先自己人不能乱,不仅仅是不能乱,还要有信心,此时他大明刚刚经历一场大败,必须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