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做饭都成问题,您可得给我们想想办法啊。” 祁同伟蹲在水表箱前,仔细查看管道走向,眉头紧锁,转身对住建局长严肃地说:“改造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必须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实惠。” 当得知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因资金短缺濒临关闭时,老人们满脸无助的神情深深刺痛了他。他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国企进行公益投资,语气坚定:“经济发展得再好,也不能忘了这些需要关怀的群体,他们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人才战略布局,急需破局。在高校座谈会上,学生们直言不讳:“汉东留不住高端人才,主要原因是缺乏配套的科研环境。实验室设备陈旧,科研经费不足,我们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 祁同伟听后,神色凝重,当场决定在高新区设立 “人才飞地”,让外地专家可以远程指导,为汉东的科研注入新鲜活力。他还积极推动建立人才公寓积分制度,目光坚定:“我们不仅要提供住房,更要让人才感受到尊重和价值,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在汉东,为汉东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愈发凸显。在土地指标分配会议上,农业农村厅与自然资源厅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农业农村厅强调要保障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自然资源厅则表示要为产业发展留出空间,满足经济建设需求。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祁同伟没有简单地充当 “裁判”,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我们要找到发展与保护的平衡点,既要保障粮食安全,这是国之根本,也要为产业发展留出空间,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经过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深入调研与分析,他提出的 “弹性用地” 政策,最终让双方都找到了满意的解决方案,紧张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在对外开放领域,汉东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当得知某国际展会邀请名单上没有汉东时,祁同伟心急如焚,亲自带队前往主办方沟通。谈判桌上,对方态度傲慢,对汉东不屑一顾。祁同伟不卑不亢,详细展示了汉东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从丰富的资源储备到完善的产业体系,从优越的地理位置到良好的营商环境,每一项都有理有据。最后,他目光诚恳,语气坚定:“给我们一个机会,汉东不会让你们失望。我们有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