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的弓更加粗糙。
只花了不到五百文,赵靖就买齐了材料,鱼鳔胶都是熬好的,随时到镇上取用。
回到家里,赵靖先用木头做了一个简易工作台,再用刨刀削出反曲弧度,浸水后,用火烤软化,绑在弧形模具上固定。
宋秀娥不时拿毛巾过来给赵靖擦擦汗,问道:“当家的是要做弓?”
宋翠娥也奇怪道:“怎么和三叔做的弓不一样?”
赵靖一边忙活一边和她们闲聊,道:“三叔也会做弓?”
宋秀娥道:“会的,记得我娘说过,我爹的弓就是三叔做的。”
赵靖想到那日三婶走时和他说的话,问道:“你们三婶对你们好吗?”
宋翠娥黯然道:“什么好不好,有吃的有穿的,就罢了。”
宋秀娥心思更细些,道:“凭良心说,三婶对我们不坏。要不是她养了我们半年,我们也许都等不到今天了。”
她顿了顿继续道:“虽说也说过些重话,那也是没法子,玉娥丰儿都要吃饭呢。”
赵靖道:“玉娥丰儿是你三叔的孩子?多大了?”
宋秀娥回道:“丰儿十三了,给庄上宋老爷放牛,玉娥十一,跟着宋奶奶学针线。”
所谓宋老爷,是宋家庄地主。
赵靖固定好弓胎,笑道:“你们姐妹要不要回个门?上回去三婶家借住不算,好歹回个门,免得村里人议论。”
宋秀娥和宋翠娥对望一眼,都抿着唇不说话。
二人自然是想回门的,只是回门就要带些礼,她们一分嫁妆没有,哪好意思开这个口。
赵靖瞧出二人心思,笑道:“我正好忙完了,咱们带点礼过去。”
两姐妹都知道赵靖这是为了她们二人的脸面,感激道:“谢谢当家的。”
三人收拾了东西,要走的时候,宋秀娥忽然停住脚步,小声道:“我留下来守家吧,那个米缸……”
赵靖则从容说道:“越是在意旁人才越觉得可疑,没事的,青天白日的,村子也没有外人。”
不过想到家里有粮食,赵靖到底找了刘狗儿媳妇替他看着门,刘狗儿巴不得交好赵靖,自是一口答应了。
宋翠娥舍不得两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