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小官吏见状赶忙上前扶着,齐声关心道:“老爷保重身体啊!城里许多百姓都指着老爷搭救呢。”
杨知县今年将近七十了,他无钱无势,中举之后候补了十多年才得派官,结果就是各地知县轮流做,一直到了今日。
原本他也没什么指望,只想着能在这偏僻的地方安安稳稳地做满任,就上奏朝廷致仕回乡颐养天年去了。
哪想眼见着没两年了,却遇着这样的乱子。
众人七手八脚把杨知县抬进去,又是喂茶又是抚胸口,说了一箩筐宽慰的话。
好不容易,杨知县长出一口气,憋得发紫的脸色渐渐正常了。
“老爷莫急,现在城外粮食没熟,反贼人越多,吃的越少。只要咱们坚守住城,不出一个月,这伙贼人定然就散了!”县丞劝道。
众人也都跟着劝,杨知县虚着气说道:“张贴告示,城中百姓,凡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都要到李捕头处报到,听凭李捕头指挥,修筑工事,巡逻固守。”
张二爷手下虽有一两千人,可是其中一小半都是老弱妇孺,另一半男丁也是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饿着肚子的百姓。
让这些人去攻城,简直是天方夜谭。
每次张二爷领着人气势汹汹地冲到城门下,只要城墙上的人反击,前面死了几个人,大军士气必然溃散。
因此在强攻了两三次后,张二爷也不敢轻易下令攻城了。
再败几次,他的部下士气就要散了。
攻不下县城,但是那么多张嘴却是要吃饭的。
这么多人投奔张二爷就是为了一口吃的。
在这种情况下,张二爷决定开始劫掠附近的地主富户。
这些富户都是没来得及跑进城里,又抱着侥幸心理舍不得自己家业的。
只不到半个月,便有四五家富户被张二爷的部下查抄了。
因张二爷的部下里很多是受了这些富户虐待过的,所以这些富户的下场不言自明,能留个全尸都算是幸运儿了。
随着富户被杀,张二爷的口碑也渐渐坏了。
这些天刘狗儿一面训练分到自己手下的五个人,一面在路口拦截逃难的流民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