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隆五年,天灾愈发严重,流离失所的流民也越来越多。看着表面光鲜亮丽的乾朝,短短一年便有崩溃的趋势了。
终于,在这压抑已久的时代,有人发出了那句响彻几千年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如雷霆般炸响,仿佛给底层百姓带来了无穷的力量,直直的刺入每个百姓的心中。这星星之火,烧起了最底层的反抗压迫与追求平等的念头。
三月,渝州的流民揭竿而起,长期处在快饿死的边缘,让他们彻底疯狂。
在斩下贪官污吏们的头颅后,他们惊喜的发现,原来这些高高在上的人,血也是热的,心也是红的啊。
四月,宿州起义。
六月,淮州起义。
……
七月,被流放大理的六皇子听闻局势大乱,收拢了以前的旧部人马,发起了清君侧的旗号。
乾朝,彻底乱了。
朝堂之上,官员们人心惶惶,仿佛惊弓之鸟,就怕哪天叛军入城。几乎无人再认真做事,而是挖空心思为自己寻找退路。
士兵们也已经许久发不出军饷,边境的将领奏本递了一份又一份,皆是没有回应。
萧寻心急如焚,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世家身上,他指望这些根基深厚的家族能够为朝廷出力。但世家多精明啊,眼看乾朝就要不行了,心中早已有了其他打算。
面对萧寻的求助,纷纷选择作壁上观。
毕竟有古话,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在他们看来谁做皇帝都对他们没什么影响。
萧寻顿感绝望,为了逃避心中的压力与责任感,选择了破罐子破摔。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怎么奢侈怎么来,广征许多妙龄少女入宫,美食佳肴堆积成山。
沉醉在幻想的世界里,妄图逃避残酷的现实。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他冠上‘戾’这个谥号。
看着大厦将倾绝不好受,可能是越到最后越使人疯狂。金普盛和齐原两人推荐了几位方士给萧寻,那些方士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导致萧寻迷上了炼丹之术。
我猜他也有可能是实在走投无路了,不管炼丹之术是不是真的,他都想攥住紧紧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