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多出来的20千克月球轨道运力是通过研究你的论文搞出来的,所以就分给了你一个名额,你看你要不要给嫦娥五号着陆器上加点东西?”
路云倒是不奇怪长征五号为什么会多出20千克的月球轨道运载能力。
因为国内航天系统的财政拨款其实不多,不能频繁的搞新项目,所以各个工程都会尽量的在每一枚火箭上搞一些微小改动。
这是为了用尽量少的钱做尽量多的新技术测试,虽然每一项测试都很小,但只要积少成多,最终会攒成一个大升级,起到大进步的效果。
而研究他的论文也没什么,公开发表的论文就相当于免费开源技术,甚至论文都不涉及具体的技术细节,是要自己研究琢磨的,真研究出了什么新技术鸣谢一下论文作者就行。
加上叶院士就是嫦娥五号工程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给路云捞一个名额也就很顺理成章了。
至于路云要不要搞,那还用问吗?
“当然!”
“好,”叶院士继续说道:“不过这次时间比较紧迫,嫦娥五号的电力分配已经固定了,所以新增加的5千克配重设备不能使用嫦娥五号的电力,你可以考虑一下搞点有意义的纪念品。”
“比如我们有一个名额给了宣传部门,因为他们打算向全社会发起一个‘奔月工程有奖问答活动’,得到满分的人不仅有机会抽取嫦娥探测器的精致模型,还可以把名字用激光微雕刻在金属板上。”
“而那块金属板会被装在嫦娥五号的着陆器上,最后着陆在月球上,见证我国首次无人月面取样返回工程。”
路云没想到国内也开始搞这个了,这世界线变动还真大。
这种纯粹的纪念活动是国外航天工程喜欢搞的,最出名的就是几十年前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它上边携带了一片铜质镀金唱片。
还有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它们上边携带了人类男女的身体图像镀金铝板。
另外老美三年后要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也会搞“火星船票”记名活动,在硅板上刻名字带上火星。
更后来的几个外国私人航天公司搞月球探测,也在着陆器上装了很多艺术品。
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