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最后这条,每年拿出十分之一商税给皇帝当作私人用度,这实在是让他们感到心疼不已、无法接受。
眼瞅着现在一年商税预估有三四千万两银子,十分之一便是三四百万两,这要是年年如此,这得是多少银子啊?
况且,大明的皇帝还有其他诸多收入来源,每年也能有个几百万两银子。
甚至之前抄家得来的银子就已经有一亿四千万两之多了!
而这些钱户部只分到了三千万了,如今薛国观这老家伙居然还要从每年的商税中拿出三四百万两银子给皇帝当私房钱,这也太过分了!
这么多钱,皇帝花得完吗?
当然,这句话没人敢说,只能由身为户部尚书的倪元璐说了。
倪元璐先是咬了咬牙,随后再次开口道:
“太子殿下,老臣以为薛大人所言不妥,如今内帑富足,之前抄家就已入账一亿多两白银,足够陛下使用数十年了!”
“所以老臣建议,每年户部从商税中拨二十分之一给内帑即可,大致在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两银子,这些钱应够陛下花销了!”
倪元璐到底还是没有说一文钱都不给崇祯,毕竟改革商税这事儿是崇祯提的,事情也是崇祯推进的。
甚至还给文武百官加了一倍的俸禄,这要是真的不给崇祯分一点的话,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在他看来,十分之一实在是太多了,二十分之一勉强还能接受。
朱慈烺听完这些话之后,心中只觉得一阵好笑。
虽说他如今确实不缺钱,一年三四百万两银子于他而言不算什么。
光是内帑里的银子,就够他花几十年了了,他还真看不上这一年三四百万两的银子。
但是话说回来,他不缺钱,不代表大明的后世之君不缺钱啊!
毕竟系统这玩意儿可没法遗传给后代!
万一大明的后世之君缺钱了,那么他岂不是要和大臣们再争论商税分配的事情?
为了杜绝这个隐患,索性今天就把这件事定下!
想在这里,朱慈烺这才开口道:
“二十分之一确实是有点太少了,不如就依薛阁老所言,十分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