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阻止汞锡齐与氧气接触,就不会产生氧化反应,能制造出实用的玻璃镜了。
有赵朔的提点,再加上来自中都的能工巧匠,简直是水到渠成的事。
其二,就是望远镜。
凸透镜,凹透镜嘛。
赵朔只要把原理告诉手下的能工巧匠们,剩下的就是费时间精细打磨了。
对于来自中都的能工巧匠们,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可言。
当然了,望远镜的军事方面的意义太大了,万万不能泄露出去。
要不然,就算其他势力没有合适的玻璃,价值昂贵的纯净水晶总是有的吧?完全可以不惜工本的把望远镜仿制出来。
民生方面,听说棉花的种植的巨大效益后,铁木真命忽难全力推动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
好吧,其实也不需要怎么全力推动。
牧民身上才能刮几个钱啊?
现在蒙古贵人们一半的收入,是来自手下的商队。
听说赵朔又有了新鲜物事,需要大量的棉花作为原料,分封在新疆地区的蒙古贵人们,早就大力推广棉花的种植了。
至于说棉花种多了,没有足够的口粮怎么办?
完全可以从西夏买嘛,西夏不给就打!
而且,摘棉花太费人手了,这些新疆地区的蒙古贵人们,已经蠢蠢欲动,看能否找个理由,再打西夏人一下子,掳些奴隶来摘棉花了。
陆子布还在草原上推广文字。
非但如此,他在草原上已经待了六七年了,很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弟子,跟随他一起推广。
只是陆子布往南宋写了几封信,邀请其他文人前来草原,跟他一起推广文字,一个答应的都没有。
也许那些人,直到赵朔饮马长江时,才会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
辛褎的确在花剌子模干的不错,赵朔将他招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问他想干什么别的职司,还是继续经商。
辛褎表示,他当然想为赵朔效力,而不是赚多少钱财。不过,商队其实不仅仅是商队,而且是最为方便的秘谍。如果赵朔有意的话,可以先给他些支持,在花剌子模试试手。如果干的好了,再回来为他效力。
大宋皇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