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第112章 让西方血流成河!(3/10)
南麓,鄂尔浑河上游,建立一个类似布局的城市,作为大蒙古国的国都。

    只是既然都是国都了,就算再不担心敌人的攻打,也是必须要建城墙的,工程浩大,恐怕还得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工。

    铁木真将这国都,命名为和林。

    很显然,和林城以后就是大蒙古的政治中心,哈尔喀贵城就是大蒙古国的经济中心了。

    现在赵朔麾下工坊发展的非常好,

    其一,仿照抚桓昌三州牧监例,赵朔告诉那些新来的工匠,他们只要服役二十年,就可以恢复自由身了。如果服役不满二十年,就由他们的儿子接替剩余的服役年限。

    其二,在服役的时候,他们的工资为正常工人的七成。这已经相当不少了,因为工坊的利润高,赵朔麾下的工匠们工资也高。七成的工资,已经是他们为金国做“匠户”时工资的两倍了。

    而且,金国的工资,经常整年整年的不发,只是给少许口粮。

    赵朔麾下的工匠,却是每月工资按时发放。

    其三,就是尊重人才。

    赵朔将工匠分为八级。

    一级工匠最低,八级最高。

    赫赫有名的八级钳工嘛,赵朔其实还是参照了后世的经验。

    如果技艺提高,或者做出了什么特殊贡献,就可以升等。能获得更多的工钱和待遇。

    如此一来,不到半年,工坊的产量就迎来了一个大井喷。

    赵朔工坊内的产品,长期供不应求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又过了三个月后,赵朔的工坊多了两个拳头产品。

    其一,就是玻璃镜。

    当然了,这玻璃镜并不是后世常见的银镜,而是汞锡齐镜面盖上玻璃。

    汞锡齐就是水银和锡的合金。

    先把锡融化了,再倾倒在铜板上。待铜板上的锡凝固了,就把水银覆盖在上面。等上一刻钟的时间,就会有一层光可鉴人的明亮汞锡齐出现。然后再覆盖上玻璃,一面崭新的玻璃镜就诞生了。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华夏人就发现了汞锡齐反应。只是锡齐非常容易氧化,用不了多久就会变黑,远不如铜镜实用。现在,赵朔的工坊内,直接用玻璃把汞锡齐严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