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第112章 让西方血流成河!(2/10)
,每次都要待上半个月。

    每当这个时候,在赵朔面前认真刻苦的小赵赫就恢复了大哥大的模样。不但把拔都安排的服服帖帖,还将赵朔教他的游戏,分享给这个小迷弟。如此以来,拔都更舍不得走了,每次被接回去的时候,都眼泪汪汪,赶紧定下下次来的日期。

    呼伦贝尔大草原,越发兴旺了。

    赵朔在中都虏获的工匠中,有一些擅长打井的工匠。

    赵朔让他们在牧草肥美,却没有河流湖泊的地方打井。如今,已经打了三十口井了。

    可千万别小瞧这三十口井。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直到铁木真去世后,窝阔台继位,才会让来自中原的匠人,在草原上打井。窝阔台常说自己对大蒙古国有四大功劳,这在草原上打井就是其中之一,和“灭金”的功劳并列。

    水井对草原人重要可见一斑。

    很简单的道理,游牧民族一向是“逐水草”而居。草非常容易理解,哪里草长得旺盛,就去哪里放牧。所谓“水”,指的就是江河湖泊了。

    牧草再旺盛的地方,附近没有江河湖泊,也是没法长期放牧的。要不然,牲畜要喝的水,从哪来?人类的生活用水,又是从哪来呢?

    呼伦贝尔大草原,十来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原一个省了,却只能容纳赵朔的五千户子民,总人数不过三万左右。除了生产力的限制之外,牧民的游牧范围,只限于河流湖泊的附近,就是原因之一。

    他们表面上是生活在草原上,但实际一直在水边居住。

    所以,一口井的存在,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几十里上百里的草场,可以游牧。

    那些金银财物算什么?迟早有花光的那天。

    但是,一口水井,却是相当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细水长流的财富。

    不知多少牧民,来到水井附近游牧时,向着水井叩拜,感谢赵朔的恩德。

    随着水井的增多,赵朔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声望,将越来越高,越来越根深蒂固。

    哈尔喀贵城这座无墙之城,已经建好。

    城池建好之日,铁木真特意前来观礼。

    铁木真对哈尔喀贵城的布局非常满意,已经让手下的工匠们,在杭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