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那我要如何做?是不是适当和晋王走动下?”
“晋王? 你现在什么都不用做,静观其变吧”
“是”
随后王柯舜放下书,喝了一口茶,又接着说道。
“上次杨七郎给老夫来信,说他新收了一名弟子刘天华,说此子无论人品,还是才学都是上佳,其欣喜之意溢于言表。”
“没想到杨五郎发给朝廷的军报中,竟然专门提到此子,北上千里,带领千余义军去抗击契丹”
“呵呵! 看来此子真是一位能文能文麒麟儿, 老夫到时很想,早点见见他了!”
王星辰听闻,在旁也旁感慨道。
“父亲说得是!”
“因上次军报中说,大同已失,契丹人即将入侵中原,搞得京城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有些人心惶惶!”
“这次听闻桃源县刘天华自发带领义军,北上抗击契丹!无论成败如何,大家在茶余饭后,都在议论他呢。”
王柯舜听闻,嘴角顿时上扬,露出了一副很有兴趣的表情。
“哦,那他现在年少成名啊!”
“小小年纪,不简单”
“呵呵,父亲,别忘了他可是您的徒孙,他越是能干,还不是给您老脸上争光嘛!”
“哈哈哈,说得也是!”
父子两人心情难得的放松,顿时都哈哈大笑起来。
王柯舜这时,又想到了在淮安府任职的杨国昌,于是说道。
“辰儿,自从老夫收了七郎为徒,就与杨家捆绑在一起了! 这次七郎在淮安府剿匪有功,治下也算有了政绩!”
“有机会和那郑阳说一声,该将他向朝廷推荐了”
“父亲有所不知,自从七郎将淮安府判官周杰挤走之后,同知赵德权,现在也被他压得死死的!”
“虽说这让七郎,已经完全掌控了淮安府大小事务,使得政令畅通”
“但他周杰不仅是副相牛海庆楚党一系的人,还是现任宁博侯潘豹的姐夫。”
“而那潘家不仅在后宫里,有一位受宠的潘贵妇,还与吴家和孙家走得近。”
“要不是江东州刺史一职,是二弟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