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聊起来过瘾,几乎自己稍一点拨,她就能想透彻,偶尔还能举一反三。
不过,这脾性要是放在深宅大院,绝对是个兴风作浪的主。
还好自家门第小,没什么好折腾的。
却说大房两口子在县城这受了委屈,回去的路上越想越觉得窝囊。
小李氏更是添油加醋的跑到公婆跟前哭诉了一番,她没说自己狮子大开口的事。只说二房跟三房如今做了城里人,便看不起乡下的这些个亲戚了,别说兄弟子侄了,就连爹娘都不放在眼里了。
这还得了!在陈家老两口眼里,大孙子那可是他们的命根子。
尤其是跟自打成亲后就一直只顾着跟婆娘厮混而把书本丢到一旁的陈培禄相比,玉达这个勤勉好学的大孙子就显的更加可贵。
陈老爷子见小儿子指望不上,一心指望大孙子给他光宗耀祖,这会听到大孙子有难处,其他两个儿子不帮忙不说竟然还说风凉话,直气的在家骂了一宿。
这不,第二天天不亮,就坐着村子里的牛车来了县城。
绵绵一家吃完早饭桌子还没收呢,就看到小霞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三婶,大伯母又带着爷奶来了,我娘请你过去一趟。”
呵,这也可以?绵绵咂咂舌头,这得种事还能想起来找老人出头,这大房得多不要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