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缺,知府还有一些可供大人使用。”
陆子期将情况如实告知对方,但他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大人,城外灾民的数量每日剧增,下官旧庙容纳不下了,若是朝廷不拨钱粮,我们该如何行事!”
“迁徙!这便是我的策略,所谓人挪活树挪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吃完百姓们肯动一动,不愁没有美好的生活。”
李庆阳竖起手指,和两人打了个官司。
“可是这些百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迁到别的地方怕是不容易。”
陆子期不是没想过让百姓们搬到远离洪水的高地上,但他的游说没有任何效果。
“光靠一张嘴确实不行,得让他们看到一些实际的好处。”
李庆阳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便将自己的百姓迁徙计划书拿了出来,希望陆子期等人在看过之后赶紧提供搭建水泥厂的地方。
京城,太极宫,女皇尉迟瑶儿坐在清凉的蚕丝垫上,身上传来的凉意逐渐驱散了白日里的炎热,被朝臣吵了一天的烦躁消散不少。
“今日周大人可有信传来?”
想到江南重灾区,尉迟瑶儿心头的烦闷再次涌了上来。
“回陛下,刚送回来,这次的信看着有些厚,应当是江南那边有了具体的进展。”
尉迟瑶儿的大伴程潇将信呈上来,虽然她不知道信中写了什么,但宽慰人的话确像不值钱一样,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就你嘴甜!”
尉迟瑶儿接过信笑道,只是她没看几行,嘴上的笑容便僵了下来。
“陛下,江南的情况可是不好?”
“周大人此番来信,可是要钱要粮?”
程潇察言观色,心里直呼不妙,对远在江南的李庆阳也多了一些埋怨。
哪有赈灾不带钱粮的,若不是他逞能,陛下也不会整日里忧心忡忡,这下可好,打脸充胖子,陛下不知道要费多少精力才能筹到赈灾款。
“江南发生了疟疾,李庆阳在信里和朕讨要草药,这是方子,你明日一早便从太医院的库房里筹齐信上所需数量,派天理寺和虎贲军尽快送往江宁府。”
尉迟瑶儿将方子交给程潇,叮嘱她速度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