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影响较大,导致有些情绪化。”
“光明峰可是 重点扶持的项目!”
“我王大路以名誉保证,光明峰的建设绝不会就此搁置!”
“请诸位再给李书记一些时间,也给我王大路一份信任,给光明峰一次重新启动的机会,为京州提供一次面向世界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也为自己争取一个创造辉煌的机会。”
“当初大家选择投资时,满怀希望,若此时撤资,必将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就算李书记想要弥补你们的损失,恐怕京州也难以承担这样的压力。”
不得不说,原本只打算止损的投资人此刻确实如梦初醒。
他们可以对李达康施加压力要求撤资。
但已经投入的资金成了沉没成本,谁也不想白白放弃这笔钱。
这些钱不是凭空而来的,不少投资人还等着这笔资金维系企业的生存。
此刻听王大路这么一讲,众人恍然大悟。
如果光明峰项目失败,势必会在京州引发连锁反应。
短时间内,京州恐怕得耗费大量资源处理撤资带来的麻烦。
他们的资金……
抱有这种心态的投资人不在少数。
像张会长等人,虽然能接受丁义珍携款潜逃造成的损失,前提是他们确信光明峰项目能够重新启动。
相比起潜在收益,这点损失微不足道。
然而,也有些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动摇撤资的决心。
见投资人陷入沉思,李达康敏锐察觉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波动,目光随即发生变化。
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到在这混乱局面下,利用利益关系分化庞大的投资群体。
此时,由于王大路和易学习的到来,已有类似张会长这样的人不再那么坚决地选择退出。
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争取这些人站在自己这边,分化瓦解,逐步安抚剩下的顽固分子。
当那些坚持撤资的群体发现自身孤立无援时,即便再闹腾也掀不起太大风浪。
李达康向前迈了一步,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
“光明峰项目是未来几年京州发展的关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