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初刻,国子监的碑廊下弥漫着阵阵墨香,仿佛历史与文化的气息在此交融汇聚。苏明薇漫步其间,指尖轻轻划过新刻的算学碑。碑文以莲花纹巧妙分隔章节,每一道精致的花纹里,都隐秘地嵌着极小的数字,宛如隐匿在花丛中的珍宝。“这是先皇后当年身处冷宫时,潜心推算出的‘民生十策’,”她停下脚步,手指郑重地指向“盐价平准术”的公式,神情中满是敬意,“而被周大人斥为‘妖术’的,实则是能让百姓买得起盐的济世学问。”
“长公主!”国子监祭酒陆大人匆匆赶来,袍袖随风扫过碑刻,神色焦急。“算学或许可纳入科举,然而商学万万不可——”
“为何不可?”苏明薇目光坚定,短刀轻巧地挑起一份商学策论,语调沉稳有力。“这位考生所撰写的‘漕帮水路优化’之策,若能施行,可使江南的粮食提前三日运抵京城。”她手指指向策论末尾那醒目的“萧”字花押,言辞掷地有声,“镇北王也曾言,若依照此策安排船运,北境军粮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可降低两成。如此良策,怎能被拒之门外?”
陆大人听闻此言,手指不自觉地掐进掌心,目光落在策论边缘那熟悉的漕帮潮纹上,不禁想起三年前在码头,萧景琰的亲卫曾以同样的潮纹标记运送寒铁的场景。他心中一凛,急忙转身,却见夜无痕身着赭黄袍,正阔步走过碑廊,手中捧着的,正是从周大人房中搜出的、与幽冥阁勾结的结盟书。
“陆祭酒,”夜无痕神色冷峻,指尖缓缓划过结盟书里“阻止新政,封相”的条款,声音低沉而有力,“算学与商学,本就是先皇遗诏中所提及的‘强国之术’。”他微微仰头,手指指向碑刻,目光中透着坚定与期许,“先皇后以莲花纹记录算学,用鹰纹标识商学,意在昭告天下——”他的声音忽然柔和下来,带着一丝温情,“学问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正如明薇手中的短刀,既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也能在这碑石上镌刻智慧,传承文明。”
暮色如纱,缓缓漫进国子监。苏明薇静静伫立在新立的“算学商学碑”前,目光温和地看着士子们如潮水般围拢过来。有的士子正手持炭笔,在地上专注地演算着“兵器锻造公式”,神情专注,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浩瀚海洋;有的则热烈争论着“商税平准”的利弊,各抒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