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便是他这个尽给他长脸的儿子。
于是左右端详起柳开森来,发现原本瘦弱的柳开森经过这将近一年的平叛之路过后,变得结实不少,心下愈加欢喜。
只是长出的一点胡须却显得有些不协调,七岁的孩子怎么会长胡须呢?
不过现在是高兴时刻,也就懒得理会了。
又见柳开森稚嫩的面庞上面平添了许多坚毅,显然是经历了风霜的洗刷才会如此,想来在外面也受过不少的苦。
炀帝那股子发自内里的父爱瞬间便涌现出来,极为关系的道:“皇儿在外面受苦了。”
炀帝简单一言,朴实无华,但在柳开森听来却也感动不已。
不管炀帝行事如何荒唐,但他对于自己的关爱却也是真真切切,虽然炀帝不是他真的父亲。
“父皇,孩儿没事,倒是让父皇每日牵肠挂肚了。”
……
炀帝和柳开森就在百官面前相谈甚久,时日已近晌午,这才作罢。
于是众人挟裹着柳开森和炀帝回到大殿,炀帝高坐龙台,满面春风,对着诸位大臣道:“我皇儿平定幽州叛乱,立下不世功勋,该如何封赏,诸位有何意见?”
李啸一听这个就头疼。
先前担心柳开森平定叛乱会水涨船高,这就梦想成真了。
要是柳开森顶着二皇子的头衔再获得硕大的军功,那就完全就没老大柳博啥事儿了。
但柳开森获得军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李啸也无可奈何。
而炀帝又是出了名的乱来,李啸就担心炀帝瞎搞,于是马上站出来,打起预防针。
“陛下,二皇子纵然平定叛乱,但年龄还是太小,官职实在不宜封赏。”
炀帝闻言不乐:“我儿年纪小就不能封与官职?你们年纪大,倒是平个叛给朕看看啊。”
李啸羞臊,群臣无言。
开玩笑,不到一年平定十余万叛军,这已经是当得起当时名将的称谓了。
想当年破天军叛乱,当世名将齐出,诸如陆衡等人尽皆奔赴战场,可是一样花了好多年时间才消灭的。
而且关键还在于破天军天师短命,否则,这个时间可能还会更长!
在对付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