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的话是不可能错的。
不过陆衡也不好对柳开生的话一言以蔽之,因此道:“二皇子还有何话可说?”
柳开生微微一笑,当即道:“其实这句话也很狭隘,学与思不过都是自己闭门造车罢了,关键是还得付出实践,所以荀子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足见实践的重要,就比如说,一个学子他知道民间疾苦,但他再怎么会学,再怎么会思考,但他也只是借鉴于前人的经验在学习在思考,但他并不真正了解民间的疾苦,或许他会认为民间疾苦可能还不如他读书辛苦,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偏见,当他真正的去民间体验过的时候,他才会了解什么叫做民间疾苦,所以荀子又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俗话也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当家就是实践,所以学和思都必须要结合实际,否则也不过是闭门造车罢了,不堪大用。”
陆衡又陷入了沉思,能说出这番话的是六岁的人?
你他喵的打死炀帝他也不信啊。
只有一个可能,这皇子可能是传说中的神童。
陆衡身为大儒,这一切都了熟于胸,并且按照实行。
但这却不能代表天下读书人都有这样的觉悟,都这样执行。
但柳开生说的深一层次的意思,他陆衡也未去尝试。
就像柳开生说的你体验民间疾苦那你就去种地,别人有不足那你就去提醒他们要改变一些毛病。
陆衡大为震撼,但柳开生毕竟是小孩,只以为是柳开生任然是从哪里听来的见解。
于是收拾一下那颗微微激动的心,继续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何解?”
柳开生一听,这话简直就是误人子弟,面色一僵:“老师,这话大谬,学生齿之。”
“嗯?何以见得?”
“这话愿意是:评价一个人应该这样,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三年不改变他父亲的行为原则,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但在学生看来,这不一定是孝道,如果一个人的父亲表面上乃是德行兼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