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才悄悄溜进自家门。
做完这一切,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躺在床上,陈远久久无法入眠,思考着明天该如何和李建军说。
“明天下班就去。”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
尽管整夜思绪翻腾,但陈远起床后依然精神奕奕。
他像往常一样洗漱完毕,推着自行车出门上班,照常和几个碰面的邻里打了声招呼。
街道上年味渐浓,到处都是卖对联和年货的小摊贩。
红色的春联、金色的福字,闪亮的窗花,无不昭示着新年即将到来。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爆竹的味道,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大爷,这对联写得不错啊!”陈远停下脚步,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挥毫泼墨,笔锋遒劲有力。
“那是!我写了三十多年了,这手艺不是吹的。”老人得意地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展示着刚写好的一副对联。
陈远驻足欣赏,看着那流畅的笔触,想着自己要不要也买一副回去贴上,毕竟这是他在这个年代过的第一个春节,需要点仪式感。
街上到处是奔跑嬉戏的孩童,欢声笑语不断。
几个买到小摔炮的孩子顿时成了“明星”,被其他孩子簇拥着,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那种纯粹的喜悦,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看着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陈远的心情也跟着明亮起来。
他其实挺喜欢孩子的,那种不谙世事的纯真弥足珍贵。
当然,像棒梗那种例外
“以后可以有个自己的小娃娃了,最好是个小棉袄。”陈远望着那群孩子,脑海中浮现出未来的画面。
而且这个年代没有后世那些“黄毛”
一个念头闪过,陈远走向路边的小摊,买了十盒小摔炮,花了一块多钱。
“小朋友们,过来,给你们每人一盒!”陈远招呼着那群孩子,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
孩子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围到陈远身边,一个个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手中的小摔炮。
“谢谢大哥哥!”孩子们接过小摔炮,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