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颗定心丸,让茅世寇那颗焦躁不安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既然沈舅婆都说了,他和姓秦的姑娘有缘,那这事儿,就还有希望!
可茅大昌却愁坏了。儿子这心思,他明白,可这事儿,他做不了主啊!
茅奶奶可不管这些,她只听到了沈舅婆说要赶紧给孙子定亲,而且还得找个西北方向姓秦的姑娘,才能让孙子好起来。
“大柱,这事儿你可得上心!明天你就往西北方向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姓秦的人家,有闺女要出嫁的。这事儿不能耽搁,越快越好!”茅奶奶再三叮嘱。
可茅大昌媳妇也有要求:“找是得找,但是不能马虎。长得磕碜、名声差的,可配不上咱家阿寇。”
茅大昌被这娘儿俩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一个头两个大。
第二天,茅大昌哪有心思干活,满脑子都是儿子的亲事。他沿着西北方向,一路打听。
这年头,乡下人大多都认识,随便拉个路人都能聊上几句。茅大昌就这么一路走,一路问,还真让他打听到不少消息。
可打听来打听去,要么是人家闺女已经嫁人了,要么是年纪还小,要么就是已经订了亲,再不就是身体有缺陷的,反正,就没有一个合适的。
茅大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不知道该咋办的时候,路边一个正在抽旱烟的老头儿,慢悠悠地开口了:“大柱啊,你这是干啥呢?愁眉苦脸的。”
茅大昌一看,是村里的老赵头,连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老赵头听完,吧嗒吧嗒抽了两口烟,慢悠悠地说:“大柱啊,我说你这人,咋就这么不开窍呢?你要找姓秦的姑娘,还用得着跑这么远?咱这附近,不就有个现成的?”
茅大昌一愣,“现成的?谁啊?”
“青禾村,尤大福家的大闺女啊!”老赵头用烟袋锅子敲了敲茅大昌的肩膀,“你咋把她给忘了?”
茅大昌一听“青禾村”,脸上的表情更苦了,“老赵头,你又不是不知道,尤大志家的闺女早就订亲了,我哪敢打她的主意啊?”
“谁跟你说尤大志家了?我是说他哥,尤大福家!”老赵头提高了嗓门,“他家闺女,不也姓秦吗?”“尤大福家的闺女?你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