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根本走不了车,路上人也很少。他们十几人起初不敢走驿道,后来发现驿道其实也没啥人,就大着胆子走到驿道上,确实比直接走草窝子好多了。
如果远远的听到马蹄声,他们就会藏在旁边的草窝里,这样一天躲过几个往来的小马队。
傍晚时分,他们看到路右侧远处的半坡上有一堆灰白相间的牛皮帐篷,袅袅的炊烟有七八股在上空飘荡。
“有人?”董公公兴奋道:“快去弄些吃的喝的来,咱家要饿死了。”
众人站在路边眺望那一堆七八顶帐篷。黄标问道:“是大舜的牧民?”
赵灼道:“说不上是哪国的。他们可能哪头儿也不算。”赵灼在两国交界地方遇到好多这样的小部落,有时候游牧到大舜境内,有时候又去黑厥那边,两头都收不到他们的税,当然他们的安全也没有保证,被两侧的军队、马匪打劫也是常事儿。
远处的牧民似乎也发现了他们,几匹马聚在一起说话,旋即有两匹马就朝这里跑了过来,黄标看着一左一右远处下坡的牧民,问道:“跟他们能买到吃的吗?”
赵灼道:“不好说,有些部落很凶悍,跟马匪差不多,能抢也抢的。”他看那两匹马越来越近,说道:“你们藏起来,我来应付。”
黄标带着董公公和他的四个侍卫、小耳朵向后面退去,隐身在草窝子里。
两个牧民都背着弓箭,左边一个距离他们有四五十步停下,大声问道:“哪里来的朋友?干什么的?”大舜话说的还可以,不像是黑厥族的牧民。
“我们赶路去甘泉堡的,天黑了还没找好露营地,偏巧吃的喝的都用光了。”赵灼冲着他喊道。这里离甘泉堡骑马慢走还有一天的行程,步行估计要两天。
“你们带钱了吗?”牧民的脸庞在如血的夕阳照射下,闪着古铜色的光。他的头发乱蓬蓬的在脑后扎胡乱用一根绳子绑住,风吹来时散碎的头发随着风向飘着,加上枣红色的骏马也是相当的洒脱。
“带了,我们有一些银子。”赵灼从怀里掏出一些碎银子,放在手心上呈给对方看。
“你们有几个人?”牧民骑在马上原地踱步,始终警惕的看着四周。
“你们认识杜库吗?我们是他们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