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百多年前,前朝崩溃,国内藩镇打成一片,北方有个叫做北汉的小国,常年依附北方蛮族,跟中原政权对着干,结果国破之时遗老遗少约有二十几万人,怕被新朝屠灭,在游牧民族的半帮助半胁迫下,一股脑儿的去了西域。
这二十几万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西域再往西的地方逐渐站稳脚跟,并打败了周围一些小国变得强大起来,又经过一百年,后人建立了一个叫做大宋国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作战也非常厉害,甚至周围的游牧民族也忌惮他们。
大宋国同样擅长农耕,长期被北方游牧民族胁迫和奴役,这些痛楚烙印在他们的血液里,因而后续好几代人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抗击游牧骑兵,也取得了显着成果,传说他们世传有本《克虏兵法》的兵书,就是专门讲如何针对游牧骑兵的,再比如他们设计出跟床一样大的弩机,射出手臂粗的弩箭可以达到一千步的射程,大大的吓阻了肆无忌惮的游牧骑兵。
大舜如今面对北方游牧民族黑厥的骑兵,处处被动,虽然在北方设立了三大军镇,但仍然只能固守城池,边境随时被黑厥骑兵骚扰却无计可施。每年大舜还要给黑厥王庭送去财宝美女,才能让黑厥人高抬贵手,减少一些大规模的侵袭。
朝廷觉得,大舜和大宋,本是同气连枝、同文同种的兄弟民族,尤其是同样面对北方游牧骑兵这个宿敌,双方应当互派使团建立联系,互通有无,共同抗击游牧骑兵。
大概六七年前,大舜的重臣从一些商旅那边得知了大宋国的讯息,就说服朝廷派出了使团,不过几年过去,先后派出的三个使团没有一个能回来。
出使大宋国的任务此行如此险恶的原因,第一是路过游牧黑厥人的地盘,双方是宿敌,第二是要穿过情况不明的西域诸国国境,第三是过了西域后也不清楚大宋国的具体方位。
西域往来大舜的商人都是西域东部小国的,往西他们去的也少,据说通往更西面的路是被颇为野蛮的民族占据了,就连西域的商人也过不去。
听完讲述,赵灼明白了这个队伍的大致使命,穿越茫茫草原和异域国土,出使大宋国,也知道去此行必定艰难险阻,很大可能埋尸荒野。
董公公突然起身,对着大伙儿说道:“原委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