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井村,可不止陆承安一家有人常备科举。
一个有族学的宗族,虽然自大周开国以来,没出过官员,就连举人也只出过一个,还是百多年前出的。
但全族的人加一块,包括秀才也有几个。
至于童生,那也有七八个。
族长和族老为了这次接旨,可是把族里的秀才童生等读书人都集合起来,连天的训练礼仪,以确保无误。
等收到礼部王大人带着传旨队伍即将到达时,族长就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再三吩咐后,开口道:
“读书人都走前面,待会若是大人有话要问,记得想好了再回答。
还有,若是谁今天给我出问题,决不轻饶。”
说完这话,他还专门看了几个读书人中较为年轻的。
其中,就包括陆正林和族学的陆夫子,还有一个四十多岁,以前在周边另一个县城开私塾,听到消息回来的秀才。
这三人是较为年轻,还有奔头的秀才。
若是能被官员赏识带走,没准会搏出个好未来的诱惑太大,不叮嘱一下,村长可不敢保证会不会有人想着要表现,凑人家官员跟前惹人厌。
当然,其中两个白发苍苍,牙齿都差不多掉光的老秀才,村长只是吩咐他们的儿孙扶稳了长辈。
说句话都要反应好半天的老秀才,只需在前面凑人数,让甜井村的秀才人数看着多一点就行。
带着按照安排站位的村民们,村长和族老去村口将颁旨的队伍迎进了村里。
礼部王大人是个一言一行都按照礼仪规范自己,也规范别人的人。
但他对自己的礼仪,才是要求最严的。
看到甜井村村民虽然有的地方礼仪不到位,但一想这些人都是地里刨食的普通村民,他就忍下来习惯性准备说教的话。
接着,一路跟村长聊了两句,大家保持着紧张却又庄重严肃的气氛,走向陆氏宗族准备好的接旨地方。
浩浩荡荡一群人,一时间却安静的没多少动静。
还好,考虑到村民们承压能力,设香案的地方离村口不远,一行人很快就走到那边。
本来接旨者需穿官服或礼服,男性戴冠带,女性佩珠宝,仪容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