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周启明的话,御书房内,包括秦臻在内的所有人,都隐晦的看了他一眼。
不过,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声。
大周的每一任皇帝,在文武百官眼中都保持着两个特点。
其一就是,不知因何原因,自开国皇帝开始,每任皇帝都防备着武官。
还是那种全面紧盯,但凡觉得受到威胁就会对武官下死手的防备。
也因此,大周的皇帝手中,一直握着一支训练有素,五十万左右,只听皇帝命令的大军。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要养这样一支大军,历代帝王都抠门的很。
现在周启明问要如何嘉奖陆承安,还真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毕竟,陆承安现在只有七岁,但已经是个小秀才。
这就说明,他未来肯定要走仕途。
若陆承安现在就已经在朝为官,那只需给他升官就行。
可现在,一个七岁的小秀才,升哪门子的官?
至于奖励金银,少了不如不奖,多了,周启明这个皇帝肯定舍不得。
当然,也有别的奖励。
但有的配不上陆承安那份策论提供的利益,有的,则是陆承安还没资格得到。
一时间,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同时看向秦臻,脚下悄悄挪动。
他们三人秦臻最得周启明信任,这个问题还是交给秦臻来回答吧。
见状,秦臻只是淡淡的看了两人一眼,目光中的凉意不带任何情绪,却让两个尚书同时止住躲避的步伐。
就在两位尚书躲避秦臻的目光,准备直面周启明的问题,给出一点建议时。
周启明突然看向秦臻,开口道:
“秦指挥使,我记得,这次征兵要从庆安府征?”
随着周启明这话说完,秒懂他意思的秦臻马上开口道:
“启禀陛下,这次的确是从庆安府征兵。
北方边军因为多次战争,最少需要征调两万新兵。
庆安府所有年满十五,不足四十,又没有功名的男丁,都在征兵年龄范围内。
不过,新兵征调人数满两万之数后,可以花银子免除兵役。
卑职查到,整个庆安府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