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差事。
咱们家小一辈的已经要开始去考童生试,若还要供养大哥,这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
听到陆正江唱衰自己的话,陆正林心情瞬间变差。
他这次成为新晋秀才,可是信心满满,觉得一两次就能中举。
陆正江这个弟弟,简直不可理喻。
虽说没考中举人前,他需要家里供养,可一朝中举,老陆家门庭就要变了。
只要辛苦几年,未来可就完全不同了。
觉得陆正江没读过书,眼界窄的陆正林,正要开始训斥这个弟弟,就听到陆正田问他:
“大哥,可否告知,你这次考中秀才,录取多岁人,你的名次是多岁?”
话语一落,陆正林沉默了一下才开口道:
“二弟,为兄这次虽然只考中了末名,但有信心,三年后的乡试,绝对能考中。
只需三年,咱们家就能过上好日子。”
“大哥,不是我不相信你。
你也清楚,你只是秀才,已经考了这么多年。
若三年后你没考中举人,难道你就按照三弟所说,当夫子赚束脩?”陆正田看着考了最后一名,运气好成为秀才的陆正林问道。
要知道,这次院试,那些被革除功名,成绩作废的童生中,绝对也有不少比陆正林学的好的书生。
只是有的人运气差,恰好参加了那次文会。
有的则是对自己不自信,为确保自己能考中才参加的科举舞弊。
剔除了这么多人,陆正林才能幸运的成为最后一个录取的人。
可科举舞弊,多少年才能出现一次?
陆正林想要再次拥有这样的气运,绝无可能。
要他说,没准陆正林在参加一次院试,没准都考不中。
这么想着,陆正田看向陆老头,问道:
“爹,您想要改门换庭,咱们家会读书的可不止大哥一人。
听说季然学得不错,我看,不如让大哥办个学堂,让季然去参加科举。
季然年纪小,还是个文曲星下凡的聪明人,没准未来能考中进士,为官做宰。
若是让大哥继续去书院学习,咱们家田地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