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吴氏都先捡着硕儿用,笙儿和昭儿总是跑过来问她:“祖母,为什么母亲总是对三弟好,不对我们好,是不是我们没三弟听话,母亲才不喜欢我们的?那我们日后好好听话,母亲也会待我们像三弟那样吗?”
她听的心里极其不是滋味,不知该怎么给两个三岁左右的孩子说继母和生母的差别。
两个孩子小时候也奢求过吴氏的母爱,也学着硕儿跟着她后面叫“母亲,”但吴氏的眼里只有硕儿。
后来兄弟俩都懂事了,很多道理都明白了,再也没叫过吴氏一声“母亲。”
硕儿从出生后就有国公爷和吴氏的庇护,他想要什么,国公爷和吴氏都会亲手送到他面前。
笙儿和昭儿想要什么,从来都是只能靠自己努力争取。
硕儿得到的已经够多了,没想到长大后,连着昭儿的婚姻都要抢走。
吴氏一猜便知老夫人是为方才饭菜的事情生气,辩解道:“这不是有段时间没见着硕儿了,他一回来我太高兴,才把二爷给忽视了。”
她这冠冕堂皇的话老夫人一听就是借口,冷笑:“这要是算忽视的话,暮笙岂不是从小被你忽视到大?”
“老夫人这是哪里的话,”吴氏开始委屈起来,拿着帕子抹泪:“我自知继母比不上生母亲,但从小到大都是真心待二爷和世子,可我再怎么努力,他们两人的心都捂不热,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听她这般诡辩,老夫人眼里的怒火一下烧了起来:“你是不是忘了小时候笙儿和昭儿追着你叫‘母亲,’后来又为何一声不叫,你敢说你心里没底儿!”
吴氏一噎,垂头不吭声了,还在一个劲的抹泪,就跟受了多大冤屈似的。
老夫人才不理会她这假模假式的哭,沉着语气又道:“你可知什么叫将心比心? 你这般对待笙儿和昭儿,可想过以后他们怎么对你?”
还以后,这兄弟俩能不能活过她再说。
吴氏觉得老夫人说的这话就跟笑话似的。
她没有再和老夫人顶撞,把老夫人惹恼了对她没什么好处,反而顺从道:“老夫人教诲的是,我以后会多加挂念些世子和二爷。”
这话老夫人都听出茧子了,也从没见吴氏付出实际行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