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禾提着锄头到树荫底下休息,慢悠悠的喝水,看别人干活。

    她又不是真傻,让休息那她就休息呗,可不是她要偷懒的。

    “司知青啊,你干活就是这个!”树底下休息的其他人,忍不住开口,竖起大拇指。

    他们是真服气了。

    “是啊,司知青,没想到你这么能干,在城里也干活吗?”

    几个村里的社员好奇,这干活熟练得架势可不像是这几天才刚学会的,连续天天拿满工分。

    也不知道有了她的刺激,知青院的人个个都卯足了劲的干,也不比他们差多少,搞得他们都不敢说这些城里来的知青菜了。

    再加上今天那李婶的遭遇,以后都不敢催人家快点了,要是一个个都爆发潜能,丢脸的可就是自己了。

    “以前放假的时候,有回姥姥家帮忙干过农活,再加上我从小力气大,内容都大差不差,能应对。”见人家问起,司禾回道。

    “那也挺厉害的,比我们干得都好,这要是天天干满工分,年底换完粮了估计还有得剩呢。”

    “那倒是,司知青就自己一个人,每年还能攒下不少呢,哪像我们这一大家子。”

    见司禾好说话,干活还好,大家也乐意跟她搭话。

    而且人家还问什么答什么,这才没一会,这年龄家里情况什么的,都老实回答了。

    要知道,他们也不是生来就跟这些知青不对付的。

    排斥嫌弃他们是一部分因素,但他们这些知青也有一定责任的。

    城里来的知青都是些文化人,何尝不是看不惯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呢,每次说话那嫌弃的语气、神情他们又不是听不出来、看不到。

    乡下人,除了个别坏的,大多都是质朴的人家,现在成这个局面谁对谁错也是说不清的。

    这回见到一个这么能干又接地气的,他们当然愿意交流了。

    这不,都打上其他主意了,

    “司知青,看你这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考虑找个对象啊,我有个侄子跟你年纪差不多大,要不要考虑一下啊?”

    “嘿呀,张大嘴你那侄子谁不知道啊,这都快三十了你好意思介绍给人家司知青。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