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们速度够快啊,都把粮食拿回来了,我还以为需要我们一起去帮忙抬回来呢。”李红梅提前回来做饭,看到他们已经拿回口粮了还有些惊讶。
“还有时间,我们就自己去了,你这是要做饭了吗?那我们的是不是也可以一起啊?”郑红红开口。
她带过来的干粮自己吃完了,今天去供销社,潘家兄妹去饭店吃大餐,她可舍不得花那么多钱,就买了个饼垫吧一下。
现在那么久了,她都饿了。
“可以啊,我原本就是想着提前回来,跟你们一起去借粮的,还叫了其他两个一起呢,谁知道这么能干,自己先拿回来了,也省事了。”
李红梅利落的生火烧水,大家的口粮都是晚上提前拿出来的,单独收到一个袋子里的。
好方便第二天轮到做饭的人做饭。
每个人都是定量的,平均分配就是了,不担心谁多谁少。
“刚好晚上大家都认认人,咱们都是下乡的知青,都应该团结一致才对。”
郑红红主动帮忙生火,倒是做得挺快的。
一锅粗粮糊糊,外加一个炒青菜,还有一锅野菜汤。
随着下工的哨声响起,等其他人收工的人回来休息一会,也差不多可以开饭了。
没有那么大的桌子,几个男同志就将睡觉用的床板拿出来,简单的拼在一起,男男女女二十几个人,还挺热闹。
“这顿饭虽然有些寒酸,但欢迎新同志的心是火热的,我们都有一致的目标,为建设祖国农村增添一份力量。”
上次有新知青加入,他们都是这样举行仪式的,作为知青院的老人,李东率先发言。
李红梅紧随其后,“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有幸相聚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
往后的日子里希望我们团结友爱,都能在这里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报效祖国。”
“那咱们就先从自我介绍开始,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来。我先来打个样,我叫李红梅,1968就到这里了,今年二十三岁,海市人,以后大家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找我帮忙,能帮的肯定尽力帮忙。”
“我叫李东,也是跟李知青同一批的知青,今年二十六岁,津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