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会处置!\"
那些老弱病残,张克直接打包扔给了王通。
至于他们是充军、入贱籍,还是变成军功首级,他根本懒得过问。
虽然两人同是二品都指挥使,但边将和内地卫所军的职务含权量犹如天堑。
王通头上压着豫州巡抚,麾下的卫指挥使们名义上归他统辖,实则人事任免、军功考核,全捏在巡抚和朝廷手里。
反观张克——
虽说实控地盘不到两府之地,可人家手里攥着真金白银,麾下是能征善战的边军,更顶着个燕山伯的爵位。
金陵城的勋贵或许看不上这个\"暴发户\",但在王通这种没爵位的武官眼里,这就是实打实的贵人。
毕竟,都指挥使这个位置,只有配上爵位才能世袭,大多是朝廷任命。
王通的儿子最多承袭他的卫指挥使,还得上下打点,否则连这个位置都未必保得住。
张克调动豫州军的方式很简单——“唯薪主义”加“分人头”。
燕山军人少,高擎天真狠心分散突围,他根本围不住。
所以张克入豫州后直接找上王通,开门见山:“高擎天的人头归我,剩下的军功和缴获的战利品,五五分成。”
王通一听就心动了。痛打落水狗还能分钱,这种好事谁不干?
更何况,流贼窜入豫州,他调兵合情合理,给巡抚递个折子走个过场就行。
反正粮饷不用豫州布政使衙门筹措,
流贼手里抢一点,燕山军再补一点,豫州军只需堵住流贼退路,燕山军自会压阵。
哪怕这一战折损几百人,依旧血赚。至少这个冬天,豫州军的弟兄们能吃上饱饭了。
王通不得不佩服张克的手段——三仙丹加现银,按人头折算,每人二两银子;
直接预付六万两的“出兵费”。
三万人的名额,豫州各卫所少则一千,多则三千,为了抢出兵名额,底下几个卫指挥使差点打起来。
头一回,出兵名额要靠抢,而不是推。
王通心里清楚,就算自己不答应,底下的卫指挥使们也会抢着干——谁跟钱过不去?
更何况,燕山的三仙丹在豫州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