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太平七年,六月盛夏。
太和殿内,鎏金龙椅上曹祯正襟危坐,十二冕旒微微晃动。
珠帘之后,盛安太后司马绰凤目微阖,
指尖有节奏地叩击着沉香木扶手,每一声轻响都像敲在群臣心上。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蟒袍玉带间暗藏杀机。
兵部尚书余廷益手持染着辽东风尘的奏疏立于殿中,
声音沉稳却字字千钧:
“辽东急报,东狄以伪燕未纳岁币为由,
聚兵八万于辽河,其前锋哨骑已抵广宁。
臣请廷议,是否调回齐州铁骑北上协防,以防边患!”
(铁骑不一定指代甲骑具装,哪怕没马甲也能这么称呼。)
话音刚落,
兵部左侍郎曾仲涵(楚党领袖)当即跨步出列,厉声驳斥:
“荒谬!
楚州残寇困兽犹斗,旬日内便可剿灭!
若此时调走齐州精兵,
仅凭步卒如何追歼残寇?
难道要放任贼寇死灰复燃?!”
他目光锐利,扫视群臣,继续道:
\"楚湘两州今年夏税预计不足六成,
再拖下去,是要饿殍遍野吗!
若再拖延剿贼,两州百姓何以安生?
朝廷财赋何以维系?!”
革新派重臣、吏部尚书张白圭(余廷益师兄,楚州籍)缓步出列,
语气平和却立场坚定:
“余部堂所虑虽是,
然朝廷财力有限,
若两头开战,
必致粮饷不继。
当务之急,
仍是速平楚湘之乱,再图北顾。”
余廷益眉头拧成川字,指节在袖中捏得发白——
三日前夜访恩相诸葛明时,
那位运筹帷幄的老者只在烛影中留下个\"难\"字,今日果然应验!
连自己同门师兄都站在了对立面。
司马藩嘴角刚扬起讥诮的弧度,
正欲出言讥讽这个喜欢和他作对的余廷益;
就被父亲司马嵩一个眼刀钉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