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钱素素,秋氏脸上悲苦难过立即收敛,恶狠狠的盯着钱氏火锅三个字,气的牙痒痒。
“果然跟传说中的一样,泼妇,母夜叉!她太不懂得尊重长辈了!”
于杨担心的看向母亲,“现在怎么办,此事完全没有回转的余地,要不然,我娶了她得了。”
钱素素性格虽然泼辣了些,但长的还是不错的,他娶回家好好调教调教,也不错。
听到这话,秋氏想也没想,立即否决。
“不行!儿啊,你以后是要当大官的,怎能娶一个乡野丫头!娘再想想办法的,你不用着急。”
于杨亲爹虽然是里正,但一月没多少油水,加上前段时间何县令贪污受贿的事爆出来,被抄家流放,他们这些小虾米就更加不敢顶风作案。
家里有两个儿子,里正还非要他们都走科举这条路。
每分每秒都在烧钱,一本论语就要五两银子,里正养活一个于杨考到秀才,就已经掏光了家底,现在于恩又到了启蒙进学堂的年纪,又赶上于杨科举,家里一天比一天拮据。
就因如此,她们才盯上了钱素素家。
秋氏早打听过,钱素素家里有万亩良田,还有一家酒楼,赚的盆满钵满。
一开始里正想于杨娶钱素素,但秋氏极力反对,她在乡里那听到钱素素喜欢听她话的男人,性格极为泼辣,不好管教,加上乡野出身,怎配得上她的秀才儿子。
钱素素一介女子,再厉害有能耐,又怎样,还不是得嫁出去,到时候家产都是钱家几个兄弟的。
她 就想着让女儿于盈嫁过去,把钱素素家产据为己有,为她两个宝贝儿子铺路。
他们家这个条件,村里不少人想娶她家闺女,她都看不上,本以为钱大川会感激涕零,乖乖迎娶于盈进门,没想到竟然拒绝,她才来这一趟的。
两人贪婪的看着火锅店,不舍离开。
钱素素总感觉那母子怪的很,她大哥当时那么怼于盈,她竟然茶饭不思,非大哥不嫁,就好像赖上她家了似的。
为了弄清楚究竟怎么回事,她找来唐远,吩咐道。
“你去帮我查查,于家村的里正一家情况,要事无巨细,特别是最近状况,好好打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