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了激情。
这件军大衣不仅质量上乘,而且设计精美,穿在身上既保暖又帅气。
就连病房里的伤病残战士们,也对这件军大衣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希望能够早日穿上它。
都希望尽快出院,希望自己能出一份力,大家都知道,这以后就是大家的家了。
也知道我们这帮人如果闯出了一番事业,基地的经验就会被全国各的疗养院所借鉴。
还有太多的伤残战士都可以通过这些经验,来让自己未来的生活过好一点!
如果基地成功了,以后的好日子会慢慢来到的。
王汉林带着基地的员工做了几天棉大衣之后就放下了,因为王汉林不能带他们就做这一件事情。
王汉林从中选出了一位大队长,这个大队长缺了一只手,这样不会影响管理的工作。
手工作坊的大队长就任命田大力为大队长,全面管理手工作坊,再配几个副手!
由这位田大队长带领大家,组织大家去做这些棉大衣。
以后也会逐渐做更多的东西,比如套袖,比如鞋垫儿,比如基地的工装,再比如棉被,还有褥子等等这些这个作坊都可以做。
现在就是练手,学技术,技术成熟之后,这个手工坊要变成制衣工厂。
王汉林看着眼前这将近七八百人在这里坐着,一半儿的人坐着做衣服,一半的人看着做衣服的人怎么做!
因为现在王汉林设计是一个人做,另一个人出主意,出主意的人就是监工之人。
当做这个人的技术成熟之后,做衣服的人和监工的人就要对换位置。
监工变成做衣服,原来做衣服的人变成监工的人,这样有半个月的时间,所有人的技术都会提升起来。
下一步就分工协作,如果做棉大衣,就像21世纪的流水线一样,把整个棉大衣分成几个步骤,每一部分人都按步骤和模块做各自的那部分。
这样做棉大衣的效率能提升起来了,出错的几率会非常小了。
我们这手工坊也就成功了一大半,等这些成功的经验都聚在一起之后,有了成熟的技术,我就把这个手工作坊变成成衣厂。
王汉林视察了一圈儿之后就出了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