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煦,朱高煦不行了,他们就转而支持朱高燧,朱高燧不行了,他们就绑了徐辉祖,然后又来投降自己。
这些人就是变化无常的。
可是大明的治理又不能不用文人。
想让文人真正的归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可能会表面归顺你,但随时也有可能背叛你。
这就是文人。
因此,朱高炽打算成立官方新闻台。
官方新闻台设下属地方新闻台。
考虑到大明的百姓没有读书的,不识字的人多,靠纸质的印刷去做,浪费钱财不说,他们也看不懂,到时候就只会沦为厕所的使用物。
新闻台就以人声播报的形式,各地有专门的新闻播报员,将各种新的新闻信息,朝廷的政策动向,天下的奇闻轶事等等都进行播报。
在当地人员最密集的地方进行一周一次的播报,一周一次快马及飞鸽传信怎么都够了。
每户人员必须派出一个人去听新闻。
当地的官员和锦衣卫要起到监督的作用。
并且地方的新闻播报稿子必须经过总台的审核,播报完成之后,还要请听众签字确认,已经锦衣卫和地方官员的二审,最后再交给总台存档。
总之就是要系统化,规范化,让天下人都能够掌握到一些新思想新政策,给他们武装一个新脑袋。
让大明真正呈现一个新的面貌。
这样就避免了文人忽弄忽悠这些穷苦的百姓了。
把舆论真正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文化意识提起来了,接下来就是军权了。
朱高炽可以预见到,这些政策的开展,一定会引起天下文人士绅的强烈反对。
说不定就会出现有人造反。
想当初京畿地区的那些人不就是拿着农具,敢和官兵对峙吗?
这一次的改革还比上次更加凶残,这一次可是京城地区,这里高官众多,士林,商贾,将军,外国人等等,成分更加复杂。
不是京畿地区那种全是普通百姓可以比的。
因此,军权才是能够保证政策推行的重中之重。
这一点,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军权才是最重要的,枪杆子里面才能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