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政策其实他已经是抄过一遍了。
对于皇帝来说,要实行还是相对容易的。
可是这也是很得罪人的事情。
朱高炽就想起了他在他的京畿地区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当地的人是多么激烈的反对的。
他们都是几千年的老农思想了,一下子告诉他们土地要收走。
他们一个个简直是要拼命。
在他们看来,这些土地就算是在地主手里,都比在朝廷的手里更好。
他们都是普通人,皇帝什么的太遥远,反而是眼前的土地,离他们最近的地主,可以给他们地种,可以给他们讲些知识。
这就是他们最好的了。
朱高炽推行这些的时候,也发现了,天下的话语权都掌握在文人的手里。
地主员外地方官员他们就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他们识字,读书。
然后自己的后代又继续识字读书。
而那些被压迫的农民,一代一代都没有人懂知识懂道理,哪怕是朝廷给他们一些照顾政策,他们也看不懂,完全就是听任这些压迫他们的人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听。
没有文化实在是悲哀。、
他们甚至改变不了一点,因为他们的儿子孙子也依然没有机会读书。
朱高炽在推行这些政策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些农民被那些士绅地主鼓动就能够起来反抗。
朱高炽本来最心疼的就是百姓。
他反而被这些无知的百姓搞得头疼。
于是,他只能采取强制的手段,靠着兵马去镇压,将那些地方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部都清洗了一个遍。
重新换上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人。
这才稍微有些威慑。
可是这个都还不够,这些人的意识还是没有那么快转变。
这就好像,那些被骗的人,就算警察叔叔都上门告诉他被骗了,他还不会相信一个道理。
因此,朱高炽干脆直接在当地开办学堂,让这些从来没有机会读书的人去读书。
强制性的学习。
于是,就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百姓,拿着轻轻的毛笔,比拿着沉重的农具还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