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歌词。‘我曾怀疑我走在沙漠中’的迷茫,‘习惯伤痛能不能算收获’的反思,‘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的呐喊,‘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的坦荡与力量……每一句,都直击人心,充满了对生命、对梦想、对困境的深刻思考。”
“徐乐的演唱,返璞归真,没有过多的炫技,却将歌曲中蕴含的复杂情感,那种从绝望到希望,从隐忍到爆发的力量,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打脸’,更是一次对摇滚精神的深刻诠释。它证明了摇滚不只有愤怒和叛逆,更有坚韧、自省和对光明的向往。”
“徐乐用这首歌,不仅回应了质疑,更提升了华语摇滚的审美层次。毫无疑问,《海阔天空》将成为这个时代无法被忽视的经典之作。”
另一位资深音乐人“乐评人老王”则从制作角度分析:
“《海阔天空》的编曲制作,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钢琴与摇滚三大件的融合堪称教科书级别,既保留了摇滚的冲击力,又赋予了歌曲更丰富的层次和情感深度。间奏的吉他lo,技术与情感并存,堪称点睛之笔。”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以抒情和国风见长的歌手,首次公开尝试摇滚就能拿出如此成熟的作品。徐乐的音乐才华,深不可测。”
就连一些平时很少关注流行音乐的严肃媒体,也注意到了《海阔天空》引发的社会现象。
《华夏青年报》评论道:
“《海阔天空》的爆红,并非偶然。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代年轻人在奋斗中所经历的迷茫、挫折与坚持。歌曲传递出的积极力量,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
一时间,关于徐乐、关于《海阔天空》、关于《全球歌者》的讨论,几乎充斥着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全球歌者》节目组乐开了花。
第一期的收视率直接创造了该卫视综艺节目的历史新高,网络播放量更是断层式领先。
赞助商纷纷要求追加投资,广告位价格水涨船高。
节目组导演看着后台不断飙升的数据,笑得合不拢嘴。
“徐乐!徐乐就是我们的收视密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