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编辑又解释了几句:“以我的眼光,这些散文也是很有可能过稿的,但我毕竟不是散文部那边的。”
“所以没有决定权,我说了不算,在散文方面我也不如人家散文部的编辑专业和权威。究竟能不能过稿,还要看散文部那边的决定哈,我只是帮你牵个线,搭个桥,找一个相熟的编辑,能帮你节省一点时间和力气。”
陈松连忙拱手道:“玉婷姐已经给我帮了大忙了,东木由衷地感谢玉婷姐姐的帮忙!”
陈松的记忆力非常不错,刚才这些编辑轮流跟他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记得这位女编辑的笔名好像是叫做“玉婷”。
在他前世的记忆中,并没有哪个诗人和作家的年龄、身份等信息能和这个女编辑对得上号,所以这个玉婷可能是做了一辈子编辑,并没有成为出名的大文豪。
当然,将来她要是换了笔名,那就不一定了。
但这个时代的作家是很少换笔名的,因为笔名就像他们的真名一样,在文学圈里就是他们的身份证,他们习惯于养笔名,就像玩网络游戏只养一个大号一样。
陈松和玉婷拿着他那本散文集就准备出门去散文部。
“且慢!”
那个正在阅读短篇小说的男编辑突然喊道,把正要出门的陈松和玉婷给喊住了。
“东木老师,这些小说也都是您写的?这也太惊艳了吧?一个人的大脑怎么能在诗歌方面有巨大成就的同时,还能构思出其他体裁的作品,而且也写得同样优秀呢?东木老师你的脑子到底是咋长的啊?”
男编辑满脸赞叹地说道。
陈松看向这位笔名叫做文刀的男编辑。
文刀解释道:“这本小说集写得奇好啊!里面的小故事,每一篇都是精彩万分!有的发人深省,有的感人泪下,有的令人捧腹,有的富含寓意,有的曲折离奇……”
“我读了这些小说,就像进入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令人回味悠远,竟然有了上瘾的感觉,恨不得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否则就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正好,我在短篇小说部那边有一个相熟的编辑,您要是信得过我的话,我立刻就把这本手稿拿去给他审一下,让他尽快出结果!”
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