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接发的信件,收到的投稿,都足够把他们埋起来了。
这里分为好多部门,从职权上来说,有负责申请书号的,有负责刊印的,有负责后勤的等等……
从作品内容上来分,有负责诗歌的,有负责散文的,有负责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等等……
每一个编辑部里都有很多编辑,把头埋在那似乎永无止境的稿纸堆里,审核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稿子。
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皱着眉头,匆匆扫一眼书稿,然后就直接扔到一边了。
偶尔还会有编辑跳起来大骂:“这这这……这特嚒的也算诗吗?!这不是纯纯浪费我们的宝贵时间吗?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吗?随便写一首打油诗、顺口溜,就敢来投稿?他们家邮费不用钱的吗?”
好好的一个文人编辑,竟然能被气得破口大骂,可见有些稿子的质量确实很滥竽充数。
门没关,但陈松还是敲了敲门,说道:“我想投稿一本诗集,请问找谁?”
靠近门口的一个五十来岁的老编辑,皱着眉头,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道:“把你的稿子写上姓名,笔名,联系地址,邮编等信息,放在那边的稿子里就可以走了,如果过稿了,我们会联系你的。”
说完,他又很痛苦地埋头读起眼前那数之不尽的稿子来。
陈松按他说的方向看了一眼,那里堆积着如同小山一般的稿纸,而那些有点名气的作家的投稿,则会被区分对待,属于级的待遇了。
这要是把诗集放到那小山里,啥时候才能被编辑看到啊?
而且说不定编辑们忙起来就把这事给忘了,或者随手不知扔到哪个犄角旮旯去了,让你的稿子石沉大海,你就算等到天荒地老也收不到回复。
别以为这是笑话,这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