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以山一看顶头上司要栽,很明智地选择了袖手旁观。
不过他仍然担心吕光耀坐实罪名后会牵连到自己,于是重新落座后,他小心翼翼地跟庞靖忠和陈廉打听情况。
关乎办案隐秘,两人自然三缄其口,但还是适当安抚了一下,表示只要常以山没有与吕光耀沆瀣一气,他们也会帮衬说情。
“我自然不会干那些天怒人怨的勾当,再说了,我在这浩典阁办差,手捧的是清汤寡水,但凡有些能耐和关系,早被上调了。”常以山苦笑道。
“我看常兄你做事周到又谨慎,如今泰安城多事之秋,也是用人之际,或许不久之后就能获得重用了。”庞靖忠宽慰道。
“承你吉言。”常以山回了一杯酒,却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庞靖忠只是一个总旗,又无决定他前程的能力,听听就好。
事实上,庞靖忠也正为前途犯愁。
虽然此次立下大功,但熊海涛正有意地淡化他们三人的贡献。
他昨日送了五百两银子,既是为了帮陈廉拿介绍信,也是为了自己的前程。
他希望熊海涛收下这份孝敬后,能帮忙向上头举荐,封他一个试百户当当。
但熊海涛一句等自己升迁了再提携他,摆明了是画大饼。
陈廉看着两人谈到前途都有些意兴索然,想到机缘系统的【禄】,进而想到了赵白。
“常兄,泰安书院的副院首赵白先生,你对他了解么?”陈廉询问道。
“赵白先生的名声自然听过。”常以山沉吟道:“说起来,他也是在官场中郁郁不得志。”
庞靖忠打岔道:“我听闻赵白先生,之前曾在京都为官,于东宫担任过前任太子的侍读?”
太子侍读的身份不一般。
前任太子的侍读,这身份更不寻常!
常以山左右看看,压低了声音:“不错,而且赵白先生的老师,曾是内阁辅臣、太子太师闫文清大先生。”
庞靖忠面露骇然,随即思忖了一会,道:“那我大概知晓赵白先生为何会沦落到泰安书院了。”
“大哥,我不知道啊。”陈廉苦笑道。
“大哥知道你心急,但莫急,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