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欣赏。
“哈哈哈!”
孙渤涛突然放声大笑起来,一拍大腿!
“好!黄姑娘果然是快人快语,做事敞亮!”
“二十文就二十文!”
“这马车取货的事,我应下了!每天一早,我准时派人去杨家村取货!”
“具体的供货数量,咱们现在就定下来!年糕和臭豆腐,我看每天各来……”
双方很快就供货量、结款周期(依旧是三到五日一结)等细节达成了共识。
黄曼曼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县城这条线,算是彻底稳了!
她已经开始在脑中规划村里的生产安排了。
回到村里,翠莲娘经过这些天的锻炼,在镇上叫卖已经熟练不少,胆子也大了许多。但每天去镇上还是太辛苦,不如就在村子里卖,多少能贴补点家用,也能让她更好地融入村里生活。
采购原料的事,交给二牛哥,他腿脚勤快,人也老实可靠,每天给二十文工钱。
杨富贵这个继父,既然闲着也是闲着,就和二叔杨有福、三叔杨有金一起,专门负责打年糕,重体力活,一天也按十五文算工钱,让他名正言顺地挣钱养家。
至于炸臭豆腐这关键技术活,就交给泼辣能干的三婶钱多多,她手脚麻利,学东西快,也按一天十五文。
二婶王秀华性子沉默,可以继续帮忙清洗、切配豆腐和酸菜泡菜,也是一天十五文。
这样一来,人手充足,分工明确,产量也能跟上县里的需求了。
黄曼曼越想越觉得未来可期,唇边不由自主地漾开一抹笑意。
……
与此同时,杨家村。
日头渐渐升高,村口的老槐树下,聚集了不少做完早活、闲聊歇脚的妇人。
杨二牛赶着空牛车从镇上回来时,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昨天傍晚,他和王秀华、黄翠莲等到天黑,也没见黄曼曼的影子,打听了才知道是跟着孙掌柜去了县城,说是谈大生意,当晚不回来了。
虽然知道是正事,但曼曼一个年轻姑娘家在外面过夜,大家心里总归是七上八下的。
尤其是黄翠莲,几乎一夜没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