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耀州确实仅有黄台吉的三百骑兵,他完全有信心将这些建奴一举歼灭,轻松改写柳河之战的结果。
马世龙抵达后的第二天,两千五百余名明军自右屯起程,朝耀州方向进发。
自从老奴攻陷沈阳以来,此地形成了广袤的无人区,队伍行进二百多里后,才逐渐遇见一些村落。
这里已成为建奴与明军争夺的拉锯地带,这些村落或是建奴自行修建,或是已被建奴收服的辽东居民,队伍也避免暴露自身,遇村绕道而行。
第四天午后,前锋骑兵抵达柳河口。
柳河乃三岔河的一部分,宽约半里,因两岸长满密集的柳树,故得名柳河,这种两岸遍布柳树的河道在辽东较为常见,这段河道并无特别之处。
柳河对岸数里便是耀州的城墙,从河边望去,城墙上似有旗帜晃动。
此时再想隐藏行踪已无意义,鲁之甲唤来几名骑兵,令他们沿河寻找支援的水师,回报道的骑兵称并未见到水师的踪迹。
杜寒听闻后心中一沉,看来自己的到来未能改变水师缺席的命运,终究没能等到它出现。
“怎么回事?是不是你们走得太近?”鲁之甲闻言大惊,朝着探路的骑兵厉声质问,语调中透着焦躁。
禀报副帅,属下沿河巡查了十数里,确实未见水师100师的身影,不过沿途捕获了六艘渔船,船夫也已带来,请大人查验。”那人一边说明情况,一边示意手下押来十余人。
这些人衣着各异,有的是汉人装束,有的蓄着清人的短辫,还有些穿宽大的灯笼裤,似是朝鲜人。
汉人与朝鲜人尚且平静,那些留短辫者见到鲁之甲时立刻跪爬向前,涕泪交流:
“大人开恩!我们不是清兵,也是大明子民啊!”
“既是大明子民,为何这般模样?”鲁之甲冷眼扫过,向左右摆手,“把这几个留辫之人全杀了!”
“且慢!”
杜寒急忙出手阻止,鲁之甲瞥了他一眼,回头示意手下,几个士兵上前,两人拖住那几人,不管他们如何哀号,一刀一个结果了性命。
其余人吓得浑身发抖,伏地噤声不敢言。
“唉……”杜寒叹息一声,摇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