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夫们暗自发笑,他们认为这些士兵实在愚蠢,明明一辆性能良好的大车,却要拆开扛走,这岂不是有病?
(冒)
至第七日,孙元化与杜寒分别告别,独自带领随从前往宁远,而杜寒则率部朝海边进发,依照与金冠的约定,觉华岛水师将派船接应粮草运输。
晨光刚过半,杜寒便率领粮队抵达海边一村庄,数十艘海船早已泊于岸边待命。
一位正四品武官携众多民夫久候于此,杜寒上前施礼时,对方自报姓名为觉华水师参将张斌良。
张斌良?
杜寒心中一动,忽忆起几日前在右屯时,孙元化曾提过,当鲁之甲袭击耀州时,便是由张斌良负责接应。
“哈哈哈,杜将军远道而来,想必舟车劳顿,我已备好宴席,杜将军请!”
张斌良极为热情,甫一见面便笑着伸臂邀杜寒共饮。
参将与游击虽互不隶属,二人品级相同,均为正四品的卫指挥佥事,然参将自有固定兵卒与辖区,其地位稍高于游击。
二人步入棚舍下的桌旁,张斌良稍作谦让,便坐上主位。
棚屋之外架起一口硕大的铁锅,旁边堆满了几篓新鲜的海产,梭子蟹、生蚝、扇贝、花蛤之类的应有尽有。
偶尔有几只梭子蟹从筐里爬出来,引得守在一旁的两个火头军不断呵斥。
杜寒偏头一看,发现这些海产个头都不小,明显比后来常见的那些大了一圈。
桌上摆着两只大碗,里面盛着调好的蒜泥醋。
尽管名义上仍处于海禁时期,但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海上巨贾私商猖獗,海盗与官僚豪强相互勾结,一个个富的流油,而受禁的只是普通百姓。
与此同时,被封锁的不仅是大明朝的税赋,还有来自海洋的无尽财富以及对探索海洋的渴望,除此之外别无所获。
到了辽东,就连普通民众也难以遵守禁令,努尔哈赤崛起后,大批百姓逃至海岛,为了生存,捕鱼捞虾成了必备技能。
因此,在辽东沿海及各岛屿,吃海鲜已成寻常之事。
张斌良准备的海产个头颇大,能在海边找到这般尺寸的并不容易,这或许是其麾下水师的战果。
穿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