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经常讲课,也给军官讲过课。
但那是上一世。
那时,李琳是军事学博士、第一陆军学校的客座教授、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军事问题专家、特约军事评论员,这是她的本职工作。
关键,那时的社会环境允许女人搞军事。
而现如今,李琳穿越到了男尊女卑的北宋,成了赵俣的妃嫔,原本不可能参与到军事当中。
可以说,不知付出了多少,李琳才得以在这枢密院中,以宦官的身份,站在这些北宋名将之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这身份的骤变,时空的交错,让李琳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荡与感慨。
李琳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老实不客气地说:“咱家教诸位的第一课,亦是我神机军至关重要的一课,便是战后总结……”
听李琳用老师的口吻跟他们说话,一些桀骜不驯的宿将,难免心生不服,觉得他们自幼苦读兵书战策、又早早就征战沙场,哪里轮得到一个黄口小儿来教他们如何打仗?
只是,这里有赵俣在这亲自坐镇,李琳又是赵俣推出来的,谁敢自毁前程?
没办法,在场的所有人,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只能先听听李琳说些什么。
“去岁,种朴、童贯奉命率领朝廷派去熙和路的援军救援一公城……”
借助沙盘,李琳完完整整的将那一战给复原出来。
而且,很多细节,就连亲身参加了那一战的宗泽和王禀都不清楚。
直到这一刻,众人才知道,赵俣让李琳给他们上课,不是在胡闹,而是真有东西教他们。
这在场之人才认真听了起来。
李琳一点都不怯场,她全面分析了,那一战中种朴、童贯的战略部署、战术运用、兵力调配以及地理环境对战斗的影响。
除此之外,李琳还站在吐蕃豪酋朗阿克章的角度,模拟出了吐蕃军的伏击情况、战术运用、兵力调配。
“彼时,种朴、童贯率军自东而来,欲解一公城之围,却未料吐蕃军已设伏于东侧山谷之中。地形之险,若我军贸然进入,必遭伏击,损失惨重。然我军急于救援,未及详察,致使大军陷入困境。若非我神机左军临危不乱,反应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