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郭成提拔为太尉掌管禁军,抗衡梁从政。
后来,赵俣利用新旧两党的党争,一点一点拿回来了自己的皇权,逐渐掌握了主动。
老实说,这主要也得益于,与高滔滔不同,向太后虽然有复兴旧党的意愿,也不喜欢新党,但向太后十分清楚赵宋王朝要想继存下去,离不开变法改革,而旧党根本就不会变法改革,要想变法改革,就只能靠新党,因此,在赵俣有意保章惇等新党的情况下,向太后选择了退让,并没有清算新党,而是希望能调和新党与旧党之间的矛盾。
那段时间,向太后亲自下过懿旨,表明:“熙宁、元丰、元祐、绍圣,但是者则用,非者则不用,更不必分别此时彼时。”
对于宋神宗搞的变法,向太后也强调:“岂可专欲毁废?”、“神宗圣明,岂近世人主可比,只是晚年不免错用人,以致天下议论。”
向太后有称赞有批评,总之全是情绪平和不走极端。
这么一看,向太后比高滔滔那个脑残不知高明了多少。
如今,经过小半年的博弈,随着赵俣展示出来了自己能胜任皇帝的一面,随着章惇彻底倒向赵俣,随着一众宰执全都跟赵俣联了姻,再随着赵俣有了儿子,赵俣的皇位基本上就坐稳了。
有些大臣见赵俣羽翼已丰,开始弹劾向太后身边的人,甚至开始弹劾向太后本人。
御史中丞丰稷、殿中御史陈师锡等人,更是直指,向太后虽然表面上已经还政给赵俣,暗地里却还在插手朝政。
向太后看明白了如今的形势,也觉得赵俣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皇帝,便彻底将皇权还给了赵俣。
如此一来,赵俣也时不时地便会去探望向太后,郑显肃和王懿肃更是总往慈德宫跑,但他们全都心照不宣地不再聊政治了。
至此,赵俣收回所有皇权。
紧接着,赵俣开始拿朱太妃、赵似母子开刀。
赵俣先是派童贯率领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包围了亲军,捉了掌握亲军依附朱太妃的大宦官梁从政,当场诛杀,抄家问族。
而亲军则被郭成拆成了六部分,分别派往西北六路,美其名曰前往前线进行轮训。
紧接着,曾有谋反意图的邓铎,遭到告发,被处以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