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凭管理者的身份就想占大头?
这更是不可能的。
反腐,党争,派系,都是为了破坏官僚集团的团结而专门设置的,本质也是削弱官僚集团的力量,不要多贪多占。
这个时代,分蛋糕的,基本上也就是这三家。
而既然是博弈,就不可能稳定。
各方力量的强弱对比就得处于不停变化的过程之中。
有时候皇帝分的多,比如各个开国皇帝和强势皇帝;有时候官僚分的多,比如各个王朝稳定之后,官僚集团的力量一定会野蛮生长;有时候百姓分的多,比如各个王朝末世风起云涌的造反起义,其实也不是百姓分的多,而是那时他们把锅给砸了。
截止到现如今,赵宋王朝已经建立了一百四十年,按照原有历史的轨迹来看,正处于北宋末期,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平稳。
这样一来,作为主要管理者的官僚集团的力量肯定已经急剧膨胀了,在利益的分配中,他们必然分到了大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的财政收入,有接近百分之四十得作为官员的俸禄。
在这种情况下,先不说赵俣这个皇帝该分多少,但要是再不往百姓那边倾斜一些,百姓就该起来砸锅了。
赵俣十分清醒,看似问题不少的章惇,其实才是最忠心的,他真的在变法改革,真的在为皇帝遮风挡雨,没有他和他手下的坚决变法改革的力量压制官僚集团,任由官僚集团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官僚集团就该对自己这个皇帝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了。
到那时,赵俣可能都不如纳点妃嫔都得看大臣脸色的宋仁宗,而是有可能会成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终只能自己吊死在煤山的崇祯。
所以,赵俣不仅一力保下了章惇,还一连临幸了章楠三日,向世人释放清楚了自己的政治态度。
这样一来,不论是旧党,还是新党中的保守派,包括蔡京这样惦记章惇宰相宝座的人,全都得收敛起来。因为他们很清楚,有了赵俣的支持,章惇就是一条疯狗,不论是谁,他都敢咬。
果然!
有了赵俣的大力支持,政治作风本就硬朗的章惇,继续强硬推动他之前的变法改革,以及贯彻赵俣登基以后帮他修正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