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科幻小说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104章 改革怎么可能不流血(3/6)
的奏禀就占用了大半个时辰。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件就是,河北、河东、陕西已经有饥荒的苗头,章惇请求赵俣下旨让各地帅臣开仓赈灾。

    章惇还预估河北、河东、陕西储备粮应该不够赈灾的,提议朝廷派六名正副官员分别去三地主持赈灾,必要之时及时购买粮食赈灾。

    接着,章惇就保举了六名干练的新党官员负责此事。

    章惇的奏禀,赵俣一般都会直接答应下来。

    当然,有些事,赵俣也会询问缘由,甚至是驳回。

    但总得来说,赵俣还是很倚重章惇这个宰相,并没有因为他原来是赵煦的宰相,不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宰相,就对他有任何成见。

    接下来是枢密使曾布向赵俣详细汇报了边境军情等。

    由于赵宋王朝现在跟辽、夏两国的关系都很紧张,宋军不仅在西北一直跟夏军处于战争的状态,又在河北集结随时准备北上,曾布汇报的时间也很长。

    接下来是副宰相韩忠彦向赵俣汇报了他所负责的教育、民生等方面的改革。

    教育上,赵俣登基不久,便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学校教育网络,以学校教育取代旧的科举制度。

    而民生上,赵俣登基不久,便同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民生保障机构。居养院用于救助鳏寡孤独之人,安济坊用于救济有病而无钱治疗之人,漏泽园则是政府划出地皮安葬那些无力举丧的穷人。

    这不是慈善事业,而是惠及全民的一项民生工程,在中国历史上很有独创性。

    这两件事都是蔡京最先提出来的,按说应该交给蔡京负责。

    可赵俣觉得,蔡京身上的担子太多了,就让韩忠彦主抓这两件事,正好这也是旧党擅长的事。

    接着就是,最近因主抓经济而权柄大增的蔡京,上奏《盐政金融化改革》、《宗教特许权拍卖》、《海外贸易期权体系》以及他所建议的茶、盐、酒等领域的改革进展情况。

    随后,蔡京又将他所负责的卖废品和发行“盐引债券”这两件事向赵俣做了汇报。

    用了蔡京一段时间,赵俣发现,蔡京是真好用。

    能力强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