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几个在纺织厂工作的人,他们可以帮我们把消息传进去。\"
就这样,一张无形的网在大阪府慢慢铺开。学生们成群,走进工厂附近的小酒馆,与下班的工人攀谈;他们印制简单的传单,报纸,在工人们换班的路上悄悄塞进他们的口袋;他们甚至组织起了读书小组,为那些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工人读报纸上的新闻。
消息像野火一样蔓延,这片野火渐渐将整个瀛洲的明人与瀛人都燃烧起来,短短一个月,这片野火随着新的《明国民族法》在内阁通过后烧到了最高。
从此倭这个字不能够再用来称呼瀛人,瀛人也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公民权以及参政权,甚至是最重要的兵役因为这个,赫利俄斯这个组织在瀛洲民众中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大多数人都认为是这个学生组织迫使政府做出妥协,但是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郑家的小少爷主持的一切,当然那些资本家们也不会怀疑到本来也就是资本家的郑家头上,相反的那些资本家们还着急的指望郑家镇压这个学生组织呢。
“少爷。”慕容柔嘉将一杯还冒着热汽的热茶放到了郑清璿的桌上。
郑清璿微微颔首,“今天,赫利俄斯有没有什么情况?”
慕容柔嘉摇了摇头,轻笑了几声,“和少爷预测的一样,没有人怀疑到镇国公府的头上。”
“嗯。”郑清璿点了点头,“关于之前刁难美和子家的那个壮汉,调查的怎么样了?”
慕容柔嘉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她轻声道:“那壮汉全名陈雄,琼州人士,出生于1871年,于1890年战争结束后被调来瀛洲驻守成为了城防营的一员,家中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两个妹妹都已经嫁人,弟弟现在就读于应天府大学。”
她停顿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条,递给郑清璿:“这是他关于他那天所说的李副官贪污的金额以及供词。”
郑清璿接过纸条,仔细阅读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文字。案发时间、贪污数额、涉案人员,记录得一清二楚。他的目光在\"李副官\"三个字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微微上扬。
\"李副官,李廷玉,\"郑清璿沉吟道,\"八年前随军入驻瀛洲,如今已是城防营主管后勤的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