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多一封锦衣卫的电报放到了朱仲渊的桌面上,上面只有几行字。
【赫利俄斯组织创立一切顺利,瀛人学生连同明人学生情绪激奋,内阁与议会仲部分官员恐无力否决《工价管制法》草案。
锦衣卫副指挥使 郑清璿参】
当天晚上来自应天府的加急电报也递交到了郑清璿的手上,这封电报只有一个字。
【允】
郑清璿将这封来自应天府的电报紧握在手中,嘴角微微上扬。一个字,足矣。他将电报细心地折好,放入书桌右下角的小柜子中后锁死了柜门。
郑清璿深吸一口气,目光穿过黑暗,投向远方。如果说\"允\"这个字代表着皇室的支持,那么接下来他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既要让学生运动如烈火燎原,但又不能让火势过猛而无法控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逼迫国内的那些大资本家特别是已经逐步有了垄断势头的资本家吐出他们嘴里的人血馒头出来还给人民,而人民又会因为这些原本就属于他们的人血馒头更加热爱这个国家。
至于那些资本家会不会派人来暗杀自己。这个问题郑清璿并不担心。因为就连那些资本家也不知道他们安排的杀手有没有可能是锦衣卫成员。
夜晚终将过去,这个国家终将迎来黎明的曙光。
接下来的几天,学生们的聚会愈发频繁。他们聚会的场所从公园换到了一座小破旧的茶馆,各色学生在这里讨论、辩论、甚至争吵,但所有的矛盾最终都被一个共同的目标所融合——争取公平。
郑清璿不是每次都出席,他更多地在幕后派人观察并派锦衣卫在暗中保护他们以免他们被陷害,佐藤健和那个瘦弱的明人学生李文成成为了学生们的领袖。这两个年轻人天生就有煽动人心的能力,尤其是当他们站在一起时,一个瀛人和一个明人,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一个瀛人学生提议,\"我认为如今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那些工厂里的工人。\"
李文成眉头紧锁,\"但那些工厂的老板不会让我们接近工人的。\"
\"谁说我们需要老板的允许?\"佐藤健拍了拍李文成的肩膀,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